除了口罩,即用免沖洗潔手液成為城中熱話。自製潔手液肯定比買的可靠 ,至少可肯定不含 triclosan (triclosan 是一種抗菌化學物,曾經一度是潔手液必備的成份,但在2017年十二月開始已被FDA禁用於潔手液或個人護理用品,原因是發現它被證實有機會干擾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可惜市面上的免沖洗潔手液很少會有標籤成份。另某些牙膏現在仍有用 triclosan,是少數可括免的護理產品。
草本免洗潔手液 DIY
自製免沖洗潔手液全部都離不開帶消毒功效的酒精,及一些抗菌的成份,給一個以草本為主的版本給大家參考,可用的草本包括:
-
丁香 (Eugenia Caryophyllus) 抗菌效果非常明顯。 (研究顯示稀釋度百分之一的丁香比一般消毒用含苯酚 (phenol) 於外用殺菌的能力高出四倍。
-
檸檬 (Citrus Limonum) 清涼抗炎,另氣味清新,易於接受。
-
尤加利 (Eucalyptus radiata) 加於潔手液可幫助淨化抗菌。
蘆薈啫喱有效抗菌同時保護皮膚,減少酒精對皮膚的傷害。酒精除了可消毒外,也作為精油的溶解媒體,因精油並不溶於水。也可加有機花水同時護理皮膚。

精油的比例尤關重要

所有外用潔手液精油配方都應在百分之一的濃度,如製作100 ml 的潔手液就只需加不超過總數 20 滴的精油 (按每 10ml 就相等於 200 滴計算) 。精油是高度濃縮的生化物,只適宜低劑量使用,否則適得其反變成增加了身體排毒的負荷,得不償失。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資訊專業人士。
免沖洗潔手液不為方便,是為不時之需!
另外關於使用潔手液要注意的是:潔手液所含的酒精成份會導致皮膚加快吸收 bisphenol A (雙酚 A 或 含類雙酚的收據,或手霜類包裝)。2014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在使用含酒精潔手液後接觸含 BPA 收條可將 BPA 的吸收提升高達 100 倍,而 BPA 已經是被證實會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小朋友更需小心,因為小朋友的排毒機制一般不比成人強。所以如果你習慣食快餐的話 (幾乎所有快餐用的都是含雙酚A的收條),就更應避免在用餐前使用含酒精的免沖洗潔手液。

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用肥皂洗手,免沖洗潔手液只應當是用於別無他法時的選擇,我們不建議取其方便,多行兩步去洗手才是上策。
參考資料:
- Aromatherapy an A-Z by Patricia Davis, 2000
- FDA issues final rule on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sumer hand sanitizers
- Hand Sanitizer speeds absorption of BPA from receip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