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都有季節之分,春天可能不是讀書天,但一定是排毒最佳季節。。。因為春天是萬物重生的開始,是肝的抒發最好季節,哪你需要嗎?
毒素的五大源頭
- 食物 – 加工食物用的添加劑,香料,色素,塑化劑等,農藥,重金屬,及餵飼海鮮家禽肉類所用的抗生素及激素等。舉一個例子,你可能很喜歡吃三文魚(魚生或煎三文魚)因為一般有說三文魚的奧米加3很豐富,但你知道養殖的三文魚含有比野生三文魚高出10倍的致癌污染物(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嗎?根據該研究估計,蘇格蘭消費者會建議三文魚的進食量不宜多於一年六餐,你每年吃了多少次三文魚呢?
- 水 – 環境工作組在自來水中發現了140多種污染物。 此外,不少研究發現藥品,如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正在自來水中找到,很大原因是這些藥物不被身體有效分解只能原形排出。
- 環境污染 – 除了空氣污染,二手煙之外,家居中也存在不少毒物,如油漆中的甲醛,地毯的防火物料,無縫地板用的膠水等等。
- 個人護理用品 – 如你用的護理用品不是全天然,就有可能含有毒物,如羥基苯甲酸鹽(paraben),類雌激素(xeonestrogens),在你相信護膚品可以滲入毛孔的同時,你必須認知毒素也同時直接滲入身體或血液。
- 壓力與負面情緒 – 壓力大除了會降低身體排毒機能,同時也會增加炎症毒物,讓身體百上加斤。
由此可見,現代工業已經無孔不入,毒素也與日俱增。
讓毒素不殘留三大關鍵器官
怎麼多的毒素,知道身體擔當著清除毒素的重任是誰嗎?
- 腸是你最熟悉的排毒通道,俗稱『清道夫』因她每天都努力在打掃腸道,她同時是營養水份吸收的最後場所,所以如果腸道不暢通,身體會重新回收毒素,加重肝臟及身體負荷。一般消化過程從進食到排泄應該是12-24小時,如你的時間過長,就代表身體的毒素在不斷循環,過短則代表你的營養未被完全吸收就已經溜走,都不理想。你可能都知道每天排便的重要性,但想知道消化過程的時間,可以在一餐中多吃粟米或紅菜頭,然後看看她們什麼時候跑到便便裡便可大約知道你的消化週期。
- 肝其實是其中最大的處理場所,非水溶性的代謝廢物會在肝內進行轉化結合,通過身體的活性酶,幫助中和毒素及使廢物轉化成水溶性,以便通過腸或腎臟排出。例如身體需要製造膽汁去幫助分解固醇脂類(可以是代謝產生的激素,也可以是從個人護理品吸取的類激素),如膽囊被切除,只代表你的肝需要加倍努力去製造膽汁幫助分解排毒。
- 腎臟是水溶性代謝物排走的主要渠道,通過血液的過濾,體液平衡,尿液生成等而排出體外。你可能不知道,每天通過腎臟的血液有180公升,按每人平均7-8公升血液計算,就等於血液會通過腎臟20-25次,是一個高效的過濾場所。礦物質是水溶性,會伴隨尿液排出,所以過多或過少都不理想。
排毒不一定要挨餓
定期進行排毒是事在必行,但不代表你一定需要斷食,也不代表你一定適合斷食。有效的排毒需要包含:
- 清腸後清肝腎 – 雖然肝腎是過濾與處理毒素/代謝物的場所,但處理過的代謝物需要通過腸道排走,所以要先清理腸道再強化或幫助肝腎排毒是最有效。就像要廚房渠疏通,必須先疏通流出污水渠的通道再處理家裡的去水位,以免污水倒流。
- 恆常作息早睡 – 肝膽的活躍時段是晚上11時-凌晨3時,所以11時睡覺的意義是讓身體集中處理身體代謝廢物,而不是忙於提供養分給大腦及四肢(看手機電腦一族)。
- 減少毒素攝取 – 上面提出的各種毒素源頭都必須在排毒是盡量避免,減輕肝腎負荷,她們才可有效處理廢物。
- 適量運動 – 每週至少3-4次適量運動絕對可提升各個器官的功能,帶氧運動可供氧幫助細胞代謝營養,伸展運動可幫助讓代謝達致全面覆蓋,流汗可幫助廢物通過毛孔排走,所以排毒時也可考慮多做桑拿,舒張毛孔。
排毒草本
- 健腸清腸 – 幫助腸道蠕動,維護腸壁健康但不能產生依賴性的三果實(Triphala)是我最推薦的清腸草本。記得嗎?如水份過度流失,身體的礦物質都會有機會過度流失,所以『瀉』法只適合短期或急用。
- 清肝健肝 – 蒲公英根 (dandelion root),牛蒡根 (burdock root),橙皮 (orange peel),五味子 (schisandra berry),洋薊 (artichoke leaf),乳薊 (milk thistle) 都是很好用的草本。蒲公英根,洋薊 可幫助消化,膽汁分泌,牛蒡根,蒲公英根,橙皮可幫助疏肝,五味子可養肝護肝,乳薊可幫助肝復原。
- 清腎 – 土當歸 (sarsaparilla root)可幫助毒素排出,蒲公英葉 (dandelion leaf)是含豐富礦物質的利尿草本,幫助身體排出毒素又不會讓礦物質過度流失,接骨木花 (elder flower),千葉耆 (yarrow leaf & flower)有利淋巴輸佈,幫助排毒,後者同時有助下腹循環,帶走代謝物。
大家可以把握這個春回大地的時候好好幫身體大掃除啦!
參考資料:
- Hites, R. A. et al. Global assessment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farmed salmon. Science, 303, 226 – 229, (2004).
- Health/Toxics: Drinking Water. The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http://www.ewg.org/featured/220
- Pharmaceuticals In Our Water Supplies.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ttp://ag.arizona.edu/AZWATER/awr/july00/feature1.htm <http://ag.arizona.edu/AZWATER/awr/july00/feature1.htm>
Greetings! Very helpful advice within this
post! It is the little changes that will make the
largest changes. Many thanks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