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被稱為草藥中的平民人參,白蘿蔔就應當是食物中的平民人參,何解?『冬吃蘿蔔夏吃薑』又有什麼道理呢?

亞洲人不少的民族都有吃白蘿蔔的文化:日本人吃生魚片旁邊一定會有生白蘿蔔絲,秋冬吃關東煮時白蘿蔔也是重點食材之一;韓國人的海帶湯也會放白蘿蔔,炆牛肋骨更是少不了白蘿蔔;星加坡的薄餅也是以蘿蔔為主,我們香港就有蘿蔔炆牛腩,過年當然不能少了蘿蔔糕,這個牛年相信大家都做了不少蘿蔔糕應節吧。

『冬吃蘿蔔』的原因

不時不吃是大自然賦予的基本規律,而白蘿蔔就是冬天盛產的季節。另外冬天往往吃肉較多,所以加點白蘿蔔烹煮可以幫助平衡寒熱,又可以幫助消化,減少過多肉類引發的發炎現象。

食材適時適量的進食往往是一門學問,如上面提到的海帶湯,蘿蔔炆牛腩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兩者都有牛肉,傳統港式的蘿蔔糕也是用上臘味,除了味道搭配,食材屬性搭配才是藝術。

蘿蔔營養的裡裡外外

白蘿蔔 (Brassica rapa rapifeera) 屬十字花蔬菜類(其他同屬的蔬菜有西蘭花,椰菜等),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不同部位都有著豐富營養:

  • 蘿蔔葉 – 蘿蔔葉的營養價值其實比其根部更要高,除了包含根部的營養外,還有維他命A, E, B6 及鈣。一磅蘿蔔葉足有34,470 IU的維他命A及987mg 的鈣! 所以如果買有機的蘿蔔一般會連葉買,葉可以與其他綠葉蔬菜一起煮食;
  • 蘿蔔 – 豐富纖維,維他命B5, C, 葉酸,鎂,銅等;
  • 蘿蔔皮 – 別看薄薄的皮,她不單含有蘿蔔的營養,她同時含豐富蘿蔔硫素 (sulforaphane) 對身體有莫大益處,但要注意的是現代農業使用太多農藥殺蟲劑,所以要連皮吃的蘿蔔必須是有機的才可以。

蘿蔔解毒

蘿蔔皮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是幫助肝排毒的其中一種要素,能啟動Nrf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幫助身體有效排毒抗炎抗氧化,近年也有研究其在抗癌上的功效。

生蘿蔔可用於解毒,特別是海鮮中的毒,這也是為什麼傳統吃魚生旁邊總會有生蘿蔔絲,供食客一併享用,不要以為她只是用來觀賞噢。另如果吃了不新鮮的海鮮引起敏感,同樣可以試試吃幾片生蘿蔔幫助解毒。

蘿蔔破氣?

不少坊間傳聞蘿蔔破氣,大大減低人參的補氣功效,其實蘿蔔的作用在於消氣,清熱氣,和胃下氣,但不會破壞補氣草本的功效,所以與人參沒有衝突,這個知識要知道啦,否則會予人一種一知半解的感覺噢。除了消熱氣,下氣,白蘿蔔也有化痰的功用,國外也有例子是用飲用蘿蔔水化痰止咳,日本也有用蘿蔔浸蜜糖,兩者都對喉嚨有幫助,合起來應當相得益彰。

新陳代謝偏慢要吃熟蘿蔔

由於蘿蔔偏寒涼,所以脾胃不好(如容易泄瀉)的人就不能吃太多,另外生白蘿蔔亦不宜大量進食,如進食太多生蘿蔔,有機會影響碘的吸收,導致甲狀腺功能下降,甲狀腺功能下降繼而引發新陳代謝減慢。

再次強調傳統文化中的飲食已經把這些飲食智慧融入,所以您都會看到白蘿蔔是搭配著不同熱性食材烹調,現代科學頂多只能從當中找出理據,而並不應該只依從科學,因為大自然仍然有很多東西是現今科學未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