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閒逛元創方時,走進一家剛進駐的店,店裡擺放著很多海洋的畫作,牆上有不同artists 的作品,始創人熱切的分享著他們的信念:從『認識』開始,到『知識』,最後能『珍惜』,他談的是環境保護及保育,當時未及給他們一個『贊』,細味後覺得太棒,不光是環保,我覺得在人的生活當中更合適更需要:

『認識』自己的身體,感受身體的訊息,尋找身體奧妙的『互連互惠的智慧』,從而更『珍惜』健康,為自己的身體付出。

『察覺』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困惑,尋找內在的『價值觀』『信念』,學懂自己的行為模式的根源,理解自己的『情緒智慧』,走到『珍惜關係』,為各種珍惜的關係做出正面的溝通與提升。。。等等。

冰山一角展現的是行為

在生活中越經磨練,我們都越懂得怎樣的行為能達到目的,但這些行為卻不一定與我們的價值觀相配,很多時只是單純的偽裝,很多時是我們曾經通過某些行為取得生活上的滿足。冰山底下隱藏的是決定我們行為的價值觀及信念,別人看不到,連自己都不一定察覺。

舉例:抱有『創意』價值觀的朋友,一直在工作時間以外投入不同的創作概念,覺得工作上創意無處發揮,或工作性質與創作拉不上關係,但又覺得無力改變現狀,認為全身投入創作根本不實際(經濟或事業上),或在等候機會,醞釀直到時機成熟才能作全面發展,但有可能平日工作壓力或工作量過大導致可以放在開發創作的時間非常有限,久而久之創作的熱情或動能慢慢減少。這很多時與不自覺的『信念』有關係,如『穩定經濟』『平穩事業』與『創意』背道而馳,『創作只屬小撮人的追夢』,『創作』與『專業資格』不符等等。年輕的可能會讓時間默默流逝,年紀稍大的可能會擔心太遲起步,不管怎樣,顯生的行為可能是繼續上班下班變累,沒有半點滿足感,或拖著僅餘的精力維繫創作,維護著心裡的一團火。行為上這些人都繼續在職場上營營役役,都不一定很享受工作,但彼此的信念可能有著很大的分別(如有時間vs 沒有時間)。

潛行空間進入冰山下的豐富資源

『認識』自己的價值觀,信念,領略自身信念,信念與行為的相連性,其根源,釋放帶有局限性的信念,打破困局思維,製造屬於您的『寶藏地圖』,帶著所需資源找到您的『生命寶庫』。當您潛進這個被蓋著的美麗空間後,您可能看到的不再是局限性,是可能性,或可以怎樣創造其可能性。

謝謝從『認識』,『知識』到『珍惜』的啟發!(抱歉沒有記下店的名字,找到之後再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