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經歷過每月之最痛,亦曾經到訪過地鐵站的休息室,終於能跟大家分享這份體驗。如果你每逢月事前都會有頭痛或腹痛,又或是有腸胃問題,肚脹,盜汗等經前綜合症問題,可能是引發自宮寒,荷爾蒙失衡或肝負荷過重。

宮寒

宮寒指的就是子宮寒冷。最簡單的測試是用手心感受肚臍周圍的溫度,如肚臍下方比肚臍/肚臍上方明顯冷的話,你可能是宮寒一族。如是宮寒,在月事前一兩天到月事第一天腹痛會更明顯冷,這也是腹痛的其中一個原因。如你本身容易手腳冰涼,循環不良,你宮寒的問題可能比別的女生更嚴重。冷縮熱脹這個理論大家都認識,所以子宮寒冷,周遭肌肉自然收縮痙攣引起腹痛不難理解。

荷爾蒙失衡會引起便秘

荷爾蒙包含很多種類,她們相互之間又互相影響著,有外源內源的複雜因素,荷爾蒙在正常情況下會被代謝分解形成不斷更新的週期。雌激素是最常被提及,但其實除了雌激素這一類,還有黃體酮 (progesterone), 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在經前綜合症中都有其影響。無錯,前列腺素不是男生專利,人體不同組織都會生成前列腺素,它會參與排卵,子宮內膜收縮等作用。腦垂體 (pituitary gland) 與身體各個部位不停的監察調節,而生成荷爾蒙也靠好的原材料 (好的重要脂肪酸很重要)。當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壓,受損都會關連著其他。

經前綜合症本身就牽涉荷爾蒙失調,除了經痛,有女生在經期前後會發現排便的規律有所改變,最常見的是便秘,然後行經或經後幾天會有輕微腹瀉的感覺,還有那些討人厭的月事暗瘡等等,這也是受不同激素影響。便秘又會引起激素滯留或重新吸收,即有可能過多荷爾蒙,周而復始。

一箭三雕

宮寒,荷爾蒙失衡加上肝負荷(關於肝負荷與經前綜合症的關係可參考之前的『每月之最肝』網誌)都可能為你帶來每月困擾,想擺脫這些『苦』,可參考以下的經驗之談:

  1. 暖包或用一些輕便的隨身灸敷下腹。
  2. 戒冷飲,特別是行經及經前1星期。多喝暖飲但不要喝過多含咖啡因飲品。
  3. 行經及經前1星期戒精煉甜食,精煉糖會引發身體炎症,影響荷爾蒙的調節。
  4. 多攝取好的重要脂肪酸,特別是奧米加3,幫助抗炎,同時幫助良好荷爾蒙的合成。
  5. 調理循環特別是針對生殖系統的循環,除了食療,經常走路或運動(簡單如伸展或瑜伽都有莫大幫助)。

要整體的調理,最好莫過於食療,以下一些草本絕對可幫忙:

  • 蔓越橘樹皮 (cramp bark) – 緩解子宮痙攣與調理子宮。
  • 圓肉,紅棗 – 補血助循環
  • 黨參 (Codonopsis) – 補氣補益助循環, 抗壓。與南非醉茄 (ashwagandha) 同用可添補血功效。
  • 當歸 (Angelica sinesis) – 補血又活血,但不適宜行經期進食。
  • 野薯蕷 (Wild Yam) – 緩解痙攣,特別作用於下腹,子宮,膽。
  • 馬鞭草 (Blue Vervain) – 整體調理女性生殖系統,特別對經前綜合症的情緒舒緩有幫助。
  • 洋甘菊 (Chamomile) –緩解痙攣,抗炎,神經滋補,幫助消化。對經前綜合症的腸胃問題特別有幫助。
  • 野生蘆筍 (Shatavari) – 滋潤女性生殖系統,抗壓抗炎,整體滋補,印度女性草本的聖品。
  • 五味子 (Schisandra Berry) – 抗壓抗炎斂汗,舒緩情緒,提升內分泌平衡,如晚間有汗(盜汗)特別適合。
  • 白芍 (White Peony) – 補肝血柔肝,緩解痙攣,鎮靜,可幫助減少自汗。

最後補充一句,如果你的經痛在行經期持續出現,可能是另外一些生殖系統問題,建議請教專業醫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