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濕熱,很多人都會有清濕熱的招數,如喝涼茶,喝冷飲料,吃雪糕雪條,躲在冷氣房等。但知道攰與濕熱有密切的關係嗎?攰是代表身體能量不足,特別不能應付腦部維持清晰或四肢易攰,這與身體濕聚成正比,身體越濕滯,人越容易攰。有可能你所有清濕熱的招數反而是讓你更攰。。。。
點解咁濕滯?
你身體內有三大基本化濕機制:
消化: 食物吃進肚裡會經過消化轉化成營養,這些營養包含看不見的微細物質或中醫稱為「水穀精微」,是身體氣血的來源,然後輸送到各器官細胞成為能量營養。如果這個消化受阻,轉不成氣血,就會停滯成濕。舉一個例子:你們煮食需要加熱,把食物煮熟,成為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煮的中途加入冷水,會怎樣?煮的時間肯定需要延長,因需要時間提升溫度烹煮。那再想想夏天大家最喜歡喝的冷飲,一杯倒進肚子裡,感覺是涼快了,但消化就會像火爐上的湯一樣,涼了一半,要加倍時間烹煮,是嗎?所以夏天(特別用餐時)喝冷飲就把第一度化濕機制壓抑下去了。要想消化轉化做得好,就要戒掉早午餐時的凍飲啦(可能利口但肯定不利身體)。想身體的轉化做得更好,是早上起來喝2大杯暖水,幫助帶動一天的運行,對祛濕與刺激腸胃蠕動都很有利。
流汗:人體最大排泄系統是皮膚(她能足以覆蓋數個網球場),皮膚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呼吸會把濕氣排出,當然流汗就更不在話下啦,她的排濕能力也與她的暢通無阻有關係,當大家躲在冷氣大開放的辦公室,不少人冷得要穿外套,或者是在健身「凍」房中運動,皮膚毛孔緊閉,那怎麼排濕呢?所以記得放工後多在冷氣外的地方走走,流汗不需要是大汗淋漓,輕微滲透其實已經足夠。
排尿:夏天最常吃的瓜果都會或多或少解喝與利尿(如西瓜,冬瓜等),幫助祛濕。但要留意的是如果過度利尿,礦物質溶於水,容易過度流失,造成身體乏力(過度流汗也會有相同現象)。多吃深綠色蔬菜就可彌補礦物質的流失(如潺菜,莧菜,菠菜)。
咁熱呢?
你在夏天會容易長暗瘡,喉嚨痛或生口瘡嗎?一般人都覺得這是熱的表現,沒錯,是有熱,但這熱更多是因為上面提到的濕滯引起的,身體沒有適當的氣化排泄自然積聚引起濕阻生熱,另有沒有發現這些位置一般都在身體的上部份,這是由於熱往上升的原因,不一定是熱的體質。特別是平常容易手腳涼,腹部在餐後不熱,或身體常有隱隱作痛的感覺(如經痛,肌肉緊繃),你其實體質可能偏寒。如在夏天喝冷飲料或涼茶,後果是您的冬天會更難過(因寒氣都在夏天給堵塞住了)。所以即使看到熱像都應該先祛濕,祛濕以後很多人就已經不熱了,所以千萬別急著喝涼茶。
攰又怎麼辦?
攰很多時會是濕滯造成,特別是飯後特別攰的人,減少單醣類食物是最佳提神方法,單醣類包括白飯,精煉意粉麵包甜點等,或加一些帶苦味的食物(不用像苦瓜那麼苦,吃一些像芥菜,茴香,芹菜,火箭菜等就可以),或黑朱古力都是不錯的選擇,可幫助消化提神。夏天需電解質或礦物質過度流失而引致疲倦。
如果你是屬於整天都攰的那就要護肝啦,因為那很可能代表你的肝負荷過重,忙每天的排毒儲存工作都忙不過來,這時記緊減少吃果糖類精煉品(包括所有女生最愛的甜品),因果糖是需依靠肝去分解的,所以減輕肝的負擔與幫助它的修復(如早睡)是最好的方法。其他攰的病理因素還有甲狀腺分泌不衡,貧血等,這些可以通過血液檢測報告確認,一般與季節關係不明顯
祛濕祛攰食療草藥有哪些?
祛濕重點應放於能幫助消化營養運化,利尿但同時能補充礦物質營養,而不是只清熱祛濕。
- 幫助消化食材轉化營養:黃芪,茴香籽,橙皮,山楂,淮山(如容易便秘的淮山只適合少量用)等。
- 幫助祛濕:紅豆黑豆綠豆等(記緊豆必須發芽以助消化酵素分解),薏仁,茯苓,蒲公英(多次提及蒲公英不光利尿同時她是礦物質最豐富的草本),意大利青瓜,老黃瓜,接木骨花,薄荷等。
- 幫助肝臟消化健運:紅蘿蔔,紅菜頭,蘋果,牛油果,檸檬,橄欖油,亞麻籽,奇亞籽,蒲公英,牛蒡根,土當歸,乳薊等。
除了食療之外,多到外面走走也是幫助運化與祛濕的,不要長期躲在商場或辦公室裡面哦!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