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有長期皮膚的困擾,包括暗瘡,過油過乾,皮疹,牛皮癬,玫瑰疹,濕疹,生蛇,紅斑狼瘡等等。如你也正在為您的皮膚煩惱,美麗肌膚的關鍵其實在於你腸道的健康!

皮膚是身體最大的排泄器官,很多人都只記得尿液與糞便,忘記了身體部份代謝廢物是通過皮膚的呼吸與汗液排走。就先講排便吧:不少皮膚有問題的人或多或少排便都有問題(過密過疏,易瀉或乾結,過少或顏色過深過淺等)。有諗過我們的腸道其實都擔當住循環再用既任務嗎?身體永遠會嘗試循環所有不被排走的消化物或毒素,好似極度飢餓的人會在垃圾桶內找尋食物一樣, 因為廢物沒有被排走,它會誤以為有暗藏營養,於是嘗試把毒素與廢物循環再用,所以恆常排便是維護腸道健康的第一要訣。

提示1:一般消化會於12-24小時內完成,你可以吃紅菜頭或粟米作測試:如超過24小時,就代表有便秘。少於12小時就代表吸收不良。

在腸道循環再用的有水份,消化物與毒素。廢物與毒素過度滯留會發酵引發炎症(就像垃圾在垃圾桶逐漸腐爛變臭一樣)。慢性炎症可以導致內分泌失衡和引發腸瘺症。顧名思義,腸瘺是指腸壁受破損使未消化食物/化學物/毒素通過它進入血管遊走身體,久而久之,身體最大的排泄器官“皮膚”就會成為受害者!

越來越多的科學已經指出腸道是身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超過7成的免疫功能都來自腸道健康。它主宰著擊退病原,營養代謝與免疫調節等。人體大概有40兆的細菌與我們共生,而絕大部份細菌是存活於腸道,當中有8成是好的細菌(統稱益生菌),這些好的細菌是幫助維持腸道生態健康的重要關鍵,它們同時控制著壞的細菌以免繁殖過剩。皮膚的問題很多時源於這個免疫器官的失調,所以看你的皮膚,就能看出你的腸道健康狀況啦!

提示2:糖類,特別是精製糖,澱粉(包括一般麵包與麵條)是腸道壞細菌的食物,不可多食,不然壞細菌就可加速繁殖。而益生菌就有賴於蔬菜,纖維類及發酵蔬菜類整全食物才可以存活。所以從今天起就要多吃整全蔬菜類食物,幫助提升腸道健康。

除了壞的細菌,益生菌的另外一個大敵就是抗生素。我會形容抗生素為一個腸道炸彈,它會在很短時間內殺滅大部份細菌,當然包括益生菌,要知道益生菌有至少500品種以上,它們是經年才能創造出健康的腸道環境,一旦遭受破壞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另外謹記抗生素並不能消滅病毒(很多傷風感冒都是病毒致病),休息或用天然食物讓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抗生素。

提示3:發酵食物(如酸奶,天然乳酪,納豆,天然醃製菜等)是其中有效的益生原食物,有助加快修補腸道健康與提供營養給益生菌,但要僅記選擇全天然整全食物(越簡潔的原材料清單越好)! 印度的三果實被譽為腸道補益草藥,以平衡腸道生化環境。

健康腸道是需要時間,營養與健康生活習慣培育,一旦有好的腸道,幼嫩白滑肌膚自然而生。

參考資料: